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> 科学研究> 学术专著> 正文>

壮语与泰语人体同源词引申义认知比较研究

时间:2022年06月17日 18:44      来源:      责任编辑:dny

《壮语与泰语人体同源词引申义认知比较研究》

内容简介

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、转喻为理论基础,通过比较分析壮语与泰语人体词的引申义项、语义范畴、认知基础与认知模式等,揭示人体词词义演变的共性与个性,阐明人体词词义演变内外认知因素。研究表明:壮语与泰语同源人体词词义演变呈现“外同内异”特征,这与人体词词义演变的“内在”与“外在”因素相关,也体现了“同”与“异”的特点:“同”一方面来自同根生民族认知思维上的相同,另一方面来自语言同源与历史渊源之下所折射的传统稻作文化与“人”本体文化等的相似。“异”一方面来自民族认知思维的差异与语言内部的协调演变差异,使壮语词义引申较泰语出现模糊性,而泰语词义引申明显受到同义词、近义词或借词的牵制;另一方面来自语言与文化接触上的差异,壮语与汉语,泰语与孟—高棉语、巴利语、梵语等的长期接触,使两者出现各类人体借词。总而言之,壮语与泰语人体词词义演变的“同”是突显的,“异”是隐现的。





  • 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 电话:0771-3262405
  • 学院地址:广西南宁市大学西路158号广西民族大学西校区东盟主楼 邮编:530007
  • 招生咨询电话:0771-3263247(本科生/研究生) 
网站技术支持:广西百译同盟科技有限公司